硅烷偶联剂KH-1160 化学名称:3-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
应用:·优异的粘接促进剂 组分:50%甲醇溶液
1、各种树脂的胶粘剂适用于环氧树脂、酚醛树脂、脲醛树脂、聚氨酯、聚酰胺、 三聚氰胺、聚乙烯缩丁醛等胶粘剂。
2、增强树脂的附着力、耐水性可以用作附着力促进剂、表面改性剂、交联剂和分散剂, 主要用于提高无机矿物粉体材料、纤维对高分子聚合物(树脂) 的结合力、相容性和树脂涂层对无机基材的附着力、耐水性。
广州市守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
主要经营偶联剂系列,分散剂,润湿剂,流平剂,表面活性剂,进口助剂等。
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介绍:
整体掺混法: 料加入前,将硅烷偶联剂原液混入树脂或聚合物内。因而,要求树脂或聚合物不得 过早与硅烷偶联剂反应,以 免降低其增黏效果。此外,物料固化前,硅烷偶联剂必 须从聚合物 迁移到填料表面,随后完成水解缩合反应。为此,可加入金属羧酸 作催化剂,以加速水解缩合反应。此法对于宜使用硅烷偶剂表面处理的填料,或在 成型前树脂及填料需经混匀搅拌处理的体系,塑料,尤 为方便有效,还可克服填料表面处 理法的某些缺点。有人使用各种树脂对比了掺混法及表面处理法的优缺点。认为: 在大多数情况下, 掺混法效果亚于表面处理法。掺混法的作用过程是硅烷偶剂从树 迁移到纤维或填料表面,并过而与填料表面作用。因此,硅烷偶联掺入树脂后,pc塑料, 须放置一段时间,以完成迁移过程,而后再进行固化, 方能获得较佳的效果。还从 理论上推测,硅烷偶联剂分子迁移到填料表面的理,仅相当于填料表面生成单分子层的量,故硅烷偶联剂用量仅需树脂质量的 0.5-1.0。还需指出,在复合材料配方 使用与填料表面相容性好、且摩尔质量较低的添加剂,则要特别注意投料 顺序,即先加入硅烷偶联剂,而后加入添加剂,工程塑料,才能获得较 佳的结果。
广州市守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
增韧型硅烷偶联剂是指在硅氧烷基团和**活性基团之间含有一定分子量的柔性长链。由于柔性长链的存在,适当降低了复合材料中填料表面层的化学键合密度,当复合材料受到外界冲击时,pp塑料,填料表面包裹的柔性链能很好的吸收冲击能量。这样就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,减少了应力开裂。同时由于长链硅烷偶联剂大部分分散在填料的表面层,树脂层中含量较少,适当的用量情况下对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、玻璃化温度影响不大。